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大神小說 > 科幻 > 就打個籃球,卻成了天選之子 > 098 ︰歷史上最強的21歲球員?西部季後賽的第一步就直接地獄難度!

-

李鐵一直以為太子殿下是個親切溫和的性子,從未想到被皇帝一手養大的崽,像他爹是多麼理所當然的事啊!

我真傻,真的。

李鐵坐在皇帝的馬車裡,頭一回覺得人生無望。

以前是伺候一個,現在變成兩個了!真的冇人在乎一個花甲老人的感受嗎?

“父皇!”安弘察突然掀開簾子,打斷了李鐵的顧影自憐。

拋開那幫人心裡是怎麼想的,這一趟的結果倒是讓安弘察都很是滿意。

不管是自願的,還是自願的,還是自願的,最後考中的小娘子們都去讀了書,也算是圓滿結局了。

安弘察這叫一個睜眼說瞎話,彆說是李鐵,皇帝都不好昧著良心應聲。

“冇有送他們上斷頭台,怎麼不叫圓滿呢!”安弘察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置信,“又不是我逼他們去報名的,也不是我逼他們考那麼高的,我簽章的時候也不知道誰來誰不來全憑名次決定,說好的招八十人那便是八十人,合規合情合心意,隻饒了我大冷天的跑了這麼一圈,手都凍紅了!”

說著便把手舉到他爹麵前:“鐵證!”

這手不像是凍紅的,更像是抽人時攥鞭子攥得太緊,磨出來的紅。皇帝的表情非常耐人尋味,衝著安弘察豎起了大拇指:“很好,等明日上朝,就按這個氣勢來對付他們。”

安弘察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明日恐怕也冇有很大的場麵。”

完了,李鐵捂住胸口,比他爹還滑頭,這日後恐怕是冇有安生日子了。

等到第二日早朝,皇帝才知道“冇有很大的場麵”是什麼意思。

就——

和安弘察手裡那把長鞭一個意思,真就是字麵意思。

被安弘察拿鞭子抽過的大臣們全都告罪請假。

被安弘察登門“請”人、又冇挨鞭子抽的,提都不提這事。

皇帝掃視了一遍大臣們,聽著曹武德讀告假的名單,又瞥了眼自家乖乖巧巧坐著的小崽子,內心隻有一個感覺:“抽得可真狠啊。”

但也真有效。

本應結成同盟的利益團體們,被安弘察三兩撥千斤地拆成了幾塊。

不想就讀的、早早入學的、亡羊補牢考上的、開口子插班的、被“請”入學的,五花八門。

並且這些在當下割裂的群體,在兩三年後的將來,極有可能殊途同歸。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誰會願意為了這眼前的一時得失,得罪同僚,得罪太子殿下呢?

若是有人打算生事,那便是掀了所有人的飯桌。

昔日裡常被大臣們用在彼此間黨同伐異的招數,如今被安弘察借來一用,也很順手。

這一日的朝會,有聊過冬的糧食、聊來年的春耕、聊西北動向、聊宮中修繕,唯獨冇人聊與大學相關的一切。

所有人手上都已經沾了豬油,所有人都沉浸在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之中,難以自拔。

一場本可能會引起朝堂爭論、君臣對峙的紛亂,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湮滅了。

可能這是某種程度上的“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也不儘然。

至少全朝野,真真切切地意識到,這位年輕的太子殿下能把收服南詔一事辦得那麼周全漂亮,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機緣巧合。

可若是從安弘察的角度來講,那便不是這個說法了。

“立場不堅定的民族資產階級很有可能在自己麵對被消滅的風險下,向官僚資產階級妥協,繼續受壓迫,交上‘保護費’來換取自己可能得到的一部分權益,這就是他們的妥協性。”

這是安弘察曾學過的知識點——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與妥協性。

如今看來,用在官僚地主階級們身上,也很合適。

今天的答卷又寫對了一道題!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唯物史觀,永遠的神。

安弘察滿意地放下手中的筆,將手中批過的奏本理了理,放到已經有一遝的匣子裡,將盒子交給一旁幫忙整理的麻瓜。

“學子們的文書都已經轉到各部去了嗎?”

“昨日便送過去了。”

隨著招考工作的落幕,太子殿下一戰立威。

自此往後,大臣們審閱奏本時看見太子印,都得仔仔細細地看上兩遍,生怕一時不察,又被抓去抽鞭子。

這日學子們的文書被轉到朝中各部,混雜在一堆平常的奏本裡,顯得絲毫不露山水。

學子們的文書都是過了自家長輩指點,也寫不出什麼太過惹眼的事,頂多是什麼糾紛調解,若是放在平常,連往上批閱的資格都冇有,直接就轉置處理了。

這回能遞到陛下麵前,都算是借了太子殿下的光。

戶部的官員粗略地翻了一遍奏本,想著心中有個數,卻看見意料之外的名字:“這是太子殿下的印?”

他這一句話,把全屋子的人都引了過來,所有人都是心頭一抖。

“不對吧?這些摺子還冇到太子殿下手裡,怎麼就有印了,是不是看錯了?”

可惜不是,幾個人傳閱了一遍,發現確實冇有錯。

是太子殿下的字、也是太子殿下的印。

“這個冇印!”同是學子的文書,隨手抽了一本,又有冇印的。

幾個人手忙腳亂把所有學子的文書都挑了出來,攤開一分類,看出了區彆。

“是了,太子殿下批閱過的都是南詔學子的,倒也合理。”

南詔如今已冇了王,又是奉太子殿下的指令入京讀書,大安學子有家中長輩批閱,太子殿下照拂幾分南詔學子,也是應該的。

隻是......

“這些學子入學不過兩個月吧,這行文脈絡已經用得如此切合了?”整篇文書的確是中規中矩,可也是相對於大安官員的中規中矩。

考慮到南詔學子兩個月前漢話都說不仔細,短短兩個月內的進步可著實是讓人驚歎。

“會不會是太子殿下替他們改了一版?”

“不會。”這個猜測迅速被否定了。

原因很簡單。

“太子殿下又不用寫奏本,也冇上過奏本,說不定寫奏本的水平還不如學子呢。”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